时间: 2024-03-06 09:56:07 | 作者: 精密汽车连接器模具
虽然银监会9号文依然“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过去一段时间银行业界对此文议论纷纷。只是,更多的讨论似乎只停留在了业务层面,大家都在琢磨同业业务受限之后,银行施展拳脚的空间究竟会有什么变化?对于非标资产和同业业务究竟是什么?监管设限的最终的原因是什么?此类业务受限后还会不会以新的面貌再度呈现?这一连串问题似乎都没明确的答案。笔者对此略有思考,望抛砖引玉,与读者共同探讨。
非标资产和同业业务究竟是什么?这里所指,主要是其背后所代表的融资行为究竟指向何方。从本质上讲,非标资产与银行同业捆在一起,是一种融资行为——通过银行间市场融得资金,经由各种金融工具,由银行向另一端的非标资产包输送。为何需要从银行间市场融资?原因有两个:一是此类资产无法从银行信贷和债券等标准化直接融资渠道融资,存在巨大市场需求,银行创新填补了其中空白;二是银行间资金和实际贷款利率之间有比较大的价差,为客户打通其中隔阂,对银行而言显然有利可图。
如果只是第二个原因,那非标资产的兴起还仅仅只是金融脱媒的一个曲线过程。重点是第一个原因,就是非标和同业业务的兴起实际特别大程度上满足了大量风险相比来说较高,既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也无法通过债券等标准化工具透明融资的市场需求。继续深究下去,我们会发现此类融资需求的共同特点大多是信息披露不充分、资金配置存在短借长用和循环融资以及回报率畸高等特点。比照银行贷款的风险标准,这很难被视为正常类贷款,即便银行敢做这笔生意,其要求的风险溢价也会相当高。
所以严格来说,这样的非标资产与银行同业对接后,实际是在银行间市场证券化处置了一笔次级贷款。而近年来持续涌入的外汇占款,则为这样的击鼓传花游戏提供了源头活水。正因为资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非标与同业才能够野蛮生长。
从原理上说,这与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并无二致:实际借款人不具备还款现金流,而金融机构通过短借长用和循环融资为借款人设计的融资方案,每一笔后续融资都是在为前人解套。这样的游戏链条断裂的根本在于:实际借款人何时会出现违约,以及充沛的资金流何时会断裂?
不幸的是,目前的政策和市场信号都对非标和同业不利:一是经济转型和淘汰过剩产能政策如果坚定实施,会让很多此类需求承受巨大压力;二是外汇占款不再只进不出,今年外汇占款规模数度增减波动,已经明确昭告市场银行间市场批发资金不再是免费午餐。
由此,监管层今年以来先是下发8号文,并继续酝酿9号文对非标和同业设限,最根本的考虑就是非标和同业已经危及金融资源的平衡配置。大量资源经由这个渠道,实际配置到了经济中最没有效率的地方,而其规模的累计更是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过往几年好不容易控制住此类需求在银行表内的增长规模,但却忽的发现表外业务的增长变本加厉。
不过,虽然监管层已经对此类融资行为亮起红灯,但只要需求存在一天,笔者相信市场不久之后还会冒出更新的花样和模式。目前来看,以互联网思维为基础的网贷(P2P)模式有很大的可能性接过同业业务的接力棒,成为非标融资的新模式。原因主要在于,如果监管堵住了其从银行间市场融得批发资金的渠道,此类需求的融资标的很自然会流向存款市场,恰如数年前信贷资产类打理财产的产品大行其道一样。
笔者注意到,有不少银行慢慢的开始尝试在现金管理部等部门嫁接P2P融资平台,实际的融资规模也远比一般的P2P贷款平台高,甚至很多非银行金融机构也在探索搭建网络P2P平台为客户融得资金的新途径,风险业务与代客理财之间的界限也在进一步模糊和融合之中。